綠化苗木截干的奧秘

 
點擊 392回復 0 原帖 2021-06-04 17:35

截干是綠化苗木培育、園林施工栽植、綠化養護管理中經常應用的技術手段,那么,在苗木培育、綠化栽植、養護管理中為什么要選擇截干呢?采取截干的技術手段,會對上述經營活動產生哪些影響?您家的苗木是否需要合理運用截干來輔助管理,是否需要利用截干來提高經濟效益,是否適時截干來提升品質,不妨聽基層林業給您多一個全面的解讀。


  



  苗木培育截干的作用


  在苗木培育中經常使用到截干,當然,這主要指大多數喬灌木樹種,一些頂端優勢不明顯,或只能全冠培育的苗木除外,如雪松、蜀檜等,一旦截干就成廢苗了。苗木培育截干包括幼苗栽植截干、苗木培育截干、成品苗木管理截干三種情況。


  一、幼苗栽植截干


  幼苗截干主要應用于一年生幼苗造林,如香樟、合歡泡桐等速生性較強的樹種。


  一年生幼苗采用截干造林,不僅能夠大幅度提高造林成活率,而且有利于萌生的新干快速拔高生長,快速獲取挺拔、通直、健壯、品質更高的新植株,對培育優質苗木意義重大。


  二、苗木培育截干


  苗木培育截干常見于中齡林苗木,如香樟、欒樹、法桐等頂端優勢非常明顯的樹種。


  中齡苗木通過截干處理,可以絕對的抑制苗木縱向生長,促進苗木橫向生長,達到控高增粗的經營目的,對快速培育大規格優質苗木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三、成品苗木管理截干


  成品苗木管理截干多見于滯銷的商品苗,如一些速生性好,冠幅龐大的香樟、法桐、垂柳等樹種。


  苗圃培育的成品苗木,有時未能及時銷售,商品苗冠幅龐大,蔭蔽作用強,相互遮掩,容易造成苗木搶奪空間而徒長,破壞樹型,這時就需要對苗木進行截干,來控制冠幅,確保留存苗木健康生長。


  



  苗木栽植截干的作用


  苗木栽植中采取截干手段多為不得已而為之,或者綠化工程對苗木冠幅無明確要求,施工方追求更高的成活率而采取的有效措施。苗木栽植截干主要有非常規栽植季節施工截干、綠化地域限制截干、機械損傷截干。


  一、栽植施工截干


  嚴格意義上說,綠化苗木栽植是季節性技術活,但快節奏的現代生活打破了傳統上的植樹理念,植樹在南方四季均能施工。前提條件是超大土球和精細施工,以及栽植以后的科學管護。


  對于一些普通綠化工程,如果對綠化苗木冠幅要求不嚴的,施工人員通常會采用截干的技術手段,最大限度的減少新栽植苗木水分蒸發和需求,來提高生長期施工的成活率,效果顯著。


  二、綠化地域限制截干


  在一些特定環境下,如狹窄的空間,或者高低壓及網絡線路下綠化施工,為了確保苗木安全運輸,栽植后不留隱患,只能被動截干,滿足施工需求。


  這種被動的截干最好在規劃設計時,以及施工前的現場勘察中予以綜合考量,選擇合適規格的苗木替換來規避為妥。


  三、機械損傷截干


  綠化苗木在運輸過程中或多或少受到損傷,特別是一些骨干枝受到剮蹭,創口面積較大,或枝椏折斷,影響整株樹木的冠幅造型,必須進行必要的技術處理。


  對于這種意外情況,最好的手段就是截干,截除傷損枝椏,包括影響樹形的其它完好的部分,整形修剪,妥善截干處理后再行栽植。


  

綠化養護截干的作用


  綠化養護中也經常使用截干,綠化養護中的截干主要為消除安全隱患,采光通風,控制樹勢等。綠化養護截干主要包括小區綠化截干、強電弱電線路截干、景觀需要截干。


  一、小區綠化樹木截干


  這種情況常見于一些老舊小區,由于當時的綠化理念原因,綠化栽植的主要以常綠或落葉喬木為主,在小區相對舒適的環境下,這些樹木生長較快,而且很繁茂,影響低層住戶的通風采光,甚至引發安全隱患,通常數年需要進行一次截干。


  小區綠化截干多以截除骨干枝條為主,通常5年左右需要再次截干,以改善低層住戶的居住環境,確保小區整潔、美觀、安全。


  二、強電弱電線路下的樹木截干


  現代城鎮規劃強弱電基本走地下管道了,但老城區改造較為困難,強弱電依然走地上,這樣,綠化栽植的行道樹就會對這些線路產生一定的影響,必要時需要截干消除隱患。


  行道樹截干類似于小區綠化截干,時間間隔多在5年左右,以截除骨干枝為主,既能消除對線路的影響,還能避免強風吹落枯枝,或者折損樹枝傷人事件的發生。


  三、景觀需要的樹木截干


  景觀需要截干屬于園林綠化管護上的一種技術手段。在一處街心公園、公共綠地、廣場、以及單位門前,喬木樹種持續的生長,會對周邊景觀產生遮擋、干擾、蔭蔽等,這時候就需要對瘋長的喬木樹進行適度截干,給主題景觀騰出空間,突出主題景觀,營造更和諧的效果。


  景觀需要的樹木截干也可采用修枝、疏枝的方式進行調整,修枝、疏枝達不到預期效果的,只能截干,滿足景觀氛圍需要。


  


舉報收藏 0打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