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疫情對苗木企業的影響
最大的影響是銷售,因為園林項目延期開工,或者開工后不選擇外地苗,最大限度的制約了苗木產品的全國流通。銷售人員本該電話不斷的忙碌旺季,如今卻受疫情影響而輕閑異常。只能像以前一樣發布一些廣告,卻在當下起不到多少作用。
次級影響是生產用工,因為苗圃生產需要大量工人,而現在工人復工依然受到限制,要全面恢復到以往的程度還需要一段時間,疫情影響下的苗圃生產暫時還不能扯開膀子干,一些店鋪、工廠尚未營業,使得生產活動有所掣肘。
要說疫情對苗木企業財務上的影響有多大,筆者認為,與餐飲、旅游、會展等行業相比,苗木企業的損失還是相對較小的。畢竟疫情影響下的苗木銷售,其實也就是一個“行情特別不好的一年”而已,挺過嚴冬,馬上到來的就是暖春,疫情結束后的第二個銷售季,苗木銷售將有望迎來一個小高潮。
不過疫情對苗木銷售的影響是不可逆的,過了苗木銷售季,多數苗企在整個春季基本上是顆粒無收的,除了等待下一個銷售季,別無他法。但疫情對苗圃生產的影響相對較小,而且現在各大城市都在陸續復工,苗圃生產所處環境又是室外,病毒傳播概率相對較低。苗圃生產所投入的土地、人工、機械成本,并非受疫情影響就打了水漂,而是轉化為產品的規格和品質,即疫情擋不住苗木的生長和變優,疫情期間,苗木本身的生長和變優也會帶來企業固定資產的增值。
現階段苗木銷售工作受到的打擊最大,但也為苗圃生產提供了一個機會。以往苗圃在春季都忙于銷售出圃,很多生產工作顧不上,導致一些苗木產品成為了劣質品。這次受到疫情影響,苗圃恰好可以利用這段時間,踏踏實實搞搞苗圃生產,把質量不好的苗木修剪修剪,把太密的地方稀疏稀疏,然后再靜下心來好好想想苗圃的未來以及如何提升應對風險的能力。若疫情能夠讓所有苗企經營者都回歸到苗木產品品質的塑造上,都回歸到深思熟慮而非盲目跟風的規劃布局上,那么疫情對苗企的影響就是正向大于逆向的。
疫情對苗企的影響總結如下:疫情導致苗企春季銷售業績慘淡,但需求訂單并未消失,多數都只是延期,還會在下一個銷售季如期而至;疫情短期內影響了苗圃生產,但同時也給了苗企深刻反思、重新規劃布局的機會;疫情給苗企帶來一些寶貴的啟示,助于行業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二、疫情給苗木企業帶來的啟示
業內有一種聲音說的是疫情影響下,小苗圃反而更堅強,大苗企因重資產而容易受到重創。其實不管是小苗圃還是大苗企,能否挺過難關的關鍵,與體量無關,與收支現金流有關。
餐飲行業一些全國知名企業為何受到疫情重創?因其收支間的依賴性太強,收入單一,一旦無人上門用餐,立馬進賬為零;而支出又太大,門店租金、員工工資,這些都屬于即使不開工也無法節省的開支。這樣一來,每天只能消耗積蓄,卻不能為企業的資產有任何增益,因此無力長期維持。
所以,苗木企業也需要有所警醒,即規劃好企業的財務收支,在對外投資時,務必謹慎,最大限度減少即使不開工也無法節省的開支,謹防災年,同時要讓財務支出的效用最大化。
比如地租,有些企業與當地政府簽訂了合約協議,可以5到7年免地租,這樣一來,疫情之下企業也不會在沒有進項的時候還必須拿出現金去繳納租金了。
人工成本一般分為固定員工成本和用工成本,而用工成本就屬于不開工就不支出的范疇,苗圃生產除地租外,占比最大的開支就是苗圃工人的用工費用。因為國內目前的工人工資還不算太高,而機械的價格、維修等費用并沒有很低,所以多數苗圃依然大量征用當地村民來進行苗圃生產。苗圃生產不開工,或小規模開工,雖然對企業固定資產增值的進度有所影響,但同時也減少了開支,穩固了現金流。
對于在家辦公的企業職員,在不能減薪的情況下,要做好工作分配和績效考核,使得每位在家辦公的員工都能為企業做出應有的貢獻,為企業的資產增值出一份力。
這次疫情對那些“當年不出圃,苗木產品就要受損或銷毀”的企業影響最大。通過此次疫情,也讓這類企業的安全隱患暴露無疑。第一種情況是苗圃為了節約土地成本和促使利潤最大化,選擇速生品種,又過分密植,致使一年不出圃就密不透風盤根錯節,造成精品率低下,苗木價值相應蒸發。
第二種情況是苗圃缺乏長期規劃,又為了節約種苗費用和人工成本,定植了一批質量差但價格低的種苗,定植后又不加管理,使其自生自滅式生長,造成樹形差,標準化程度低,樹冠在關鍵時期沒有得到有效矯正,偏冠嚴重。遇到災年,更加無力管理,嚴重的可能會遭到病蟲害打擊,苗木大面積死亡。
逐年修剪造型的苗木產品已具有較好的骨架,即使半年或一年不管理,依然影響不大
苗圃規劃要有前瞻性,苗木生產要有連續性。定植的種苗質量務必確保,定植后的逐年修剪務必加強。樹形的塑造是不可逆的,很多種苗在2-3公分時尚可矯正樹形,過了特定時期,樹形就基本定型了,尤其是至關重要的側枝分布,一年的停工尚可接受,若連續兩年不精修,再想塑型就為時已晚了。
疫情給苗木企業帶來的啟示總結如下:
規劃好財務收支,減少不必要開支,增加收入方式。對于工程苗企業來講,可在線交易、物流發貨的家庭園藝型產品生產線值得布局。在用人方面,不能對企業收入產生正向影響的部門或個人,及時裁退。
盡早進行機械化改革,減輕對工人的依賴,但在機械采買、機械工人培養方面要慎重。適量容器化,助力園林施工企業反季節施工。
在苗木規劃方面要具有足夠的前瞻性,大株行距栽植,逐年進行修剪整形作業,選擇那些在園林應用中表現出色的品種,而非同行間炒作火熱的品種。
有專家分析,疫情結束后“政府會出臺一系列刺激經濟的舉措,全國范圍內的基礎設施建設會繼續進入高潮,與之相關的行業會得到激勵”,而園林行業就是緊隨基建之后的相關行業,園林興,則苗企興,苗企要在疫情防控期扎實做好苗木品質的塑造工作,為即將到來的園林興起打好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