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生態環保產業的企業,東方園林近年基于技術及理念創新,為行業助力實現“碳中和”戰略提供了范例。本屆進博會上,東方園林旗下子公司中山市環保產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山環保”)首次亮相,通過技術轉型和升級助力“碳中和”。
以科技創新助力“雙碳”目標
“本次進博會服貿展區以‘共享、共促、共生’為核心理念,為廣大參展企業提供了可持續發展的一個平臺。今年是碳中和元年,碳中和的核心是技術的轉型和升級。具有前瞻性的企業均已經以此為紐帶加大了在碳減排、生態治理、循環經濟、資源回收等方面的資源投入力度。”中山環保董事長陳濤說。
正如陳濤所言,“碳中和”目標得以實現的重要手段就是提高企業自身的技術含量,這已經成為業界共識。
東方園林深諳技術創新之道,在過去三年時間里,通過攜手清華大學、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共同打造戰略合作平臺,加大水環境綜合治理、生態園林景觀建設、鄉村水務、固(危)廢處理與綜合利用、循環經濟等領域研究力度,目前在研課題多達71項,
中山環保作為東方園林旗下品牌,致力于城鄉污水及黑臭水體處理,重點解決鄉村污水、廢水排放,以及危險廢物焚燒等問題,通過構建無廢低碳鄉村生態,為碳中和目標加速實現助力。截至目前,中山環保已經在鄉村生態建設過程中投建50余個污水處理項目。
在長期服務和工程實踐中,東方園林以技術為本,不斷進行探索創新,研發出適合鄉鎮、村莊的污水技術和尾水濕地技術。以技術促民生,在提升水環境質量,全面改善居民生活品質,助力“雙碳”目標。
產業布局賦能生態文明建設
實際上,中山環保只是東方園林生態環保全產業鏈上的一個縮影。近年,東方園林積極進行全產業鏈布局,以全面助力“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早在2014年,東方園林正式進入水生態治理領域;2015年布局環保產業;2019年進入循環經濟領域。經過近30年的發展,業務已覆蓋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并在多個國家重點戰略區域共打造了450余個生態環保精品項目。
在業務布局上,東方園林以生態修復、園林景觀提升城市人居環境為前提,以處置品類齊全的環保技術為基礎,以城市鄉村循環再生理念為目標,形成東方園林的全產業鏈綜合優勢,為城鄉綜合環境提升提供全方位的解決方案。到目前為止,通過新建與并購的方式逐步完成環保及循環經濟全產業鏈布局,已初步構建了大生態大環保產業群,在生態、環保、循環經濟三大版塊齊發力。
在生態業務方面,東方園林早在2013年就創新性的推出“水資源”“水環境”“水景觀”三位一體的水環境綜合治理理念,即在水環境治理中,將水資源管理、水污染治理和水生態修復、水景觀建設緊密融合。三位一體的綜合治理理念,實現了建筑、市政、水利、交通、林業等各個部門之間的協調規劃和統一管理,使之成為緊密相關的一個整體,實現全方位的和諧發展。
在環保業務方面,東方園林目前已經儲備多個省市的危廢處置能力,通過新建、并購和自身技術升級等方式擴大環保業務的產能規模,提高產能利用率。同時,東方園林堅持加速環保技術的更新迭代,升級環保工廠的管理運營,以不斷提升公司環保業務的處置及運營能力,做大做強危廢處置業務,為公司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在循環經濟方面,東方園林涉足廢舊家電、電子廢棄物和報廢汽車拆解等領域,以規劃調整城市或區域的產業結構為出發點,通過“資源一產品一廢棄物一再生資源”的閉環經濟模式,以達到減少污染排放,高效利用資源和能源的目標,實現區域的低碳、循環發展。循環經濟的發展不僅有利于提升經濟效益,還能提升社會效益。
作為“碳中和”落地的實踐者,東方園林將繼續推進產業和生態協調發展,堅持走生態環保產業高質量發展之路,持續加碼生態、環保、循環經濟等業務板塊,通過新建與并購產業細分領域資源互補型企業的方式,構建出大生態大環保產業群,不斷完善環保及循環經濟產業矩陣。